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原理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原理介紹: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原理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主要是對生活污水和與之相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的處理,采用一體化設計,占地少,運行費用低,配備全自動控制系統,操作維護方便。水質設計參數也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設計計算,按進水平均為:BOD 200mg/l計,出水BOD按20mg/l計,共有六部分組成:(1)初沉池;(2)接觸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裝置;此外,生物接觸氧化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率遠遠低于活性污泥所產生的污泥的含水量。(5)污泥池;(6)風機房組成。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原理工藝:
1、生化池采用全微孔防堵塞曝氣工藝,污水在生化池內不斷循環,充分地與生物膜相接觸,達到徹底降解有機物的作用。
2、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進入二沉池、設計停留時間1.5—2.5小時。結構為低擋板高出水設計,二沉池設計表面負荷為0.91.2m3/m2.d。出水槽設置齒形集水槽,其槽集水均勻,沉淀效果好。
3、集泥池:二沉池內的污泥進入污泥池,池內設置有污泥曝氣深度消化系統,上清液回流到缺氧池進水口端。消化后的污泥量及少,一般8—12個月清理一次,清理方式可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井伸入污泥池底部進行抽吸后外運即可。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原理主要特點: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原理可埋入地下,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廣場用地,因此該設備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更不需采暖保溫。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原理由二級設備為鋼結構組成,采用國內首創的防腐涂料進行防腐,具有耐堿鹽耐沖磨,能帶銹防腐,設備一般涂刷涂料之后,防腐壽命可達12年以上。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原理裝置中的AO生物處理供應采用推進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它的處理效果優于完全混合式或二、三級串聯完全混合生物接觸氧化池。并且它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適應性強,耐沖擊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原理工作原理:
生物接觸氧化處理系統是靠附著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的。生物膜是微生物在載體表面上生長形成的膜狀物質,在膜的表面和一-定深度的內部生長繁殖著大量的微生物和微型后生動物,并形成有機污染物-細菌-原生動物(后生動物)的食物鏈。由于生物膜的高度親水性,在其外側總存在著一層附著水層。在污水不斷在其表面更新的條件下,有機污染物由流動水層傳遞給附著水層,然后進入生物膜,并通過細菌的代謝活動而被降解。從而,污水得到凈化,同時生物膜也越長越厚。生物膜老化后從填料上脫落下來,形成污泥。
2、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原理特點:
1)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可安放于地下(選擇性方式),設備上方可用于綠化,增加美觀度,節省了土地資源;或按要求將設備安放于地上。
2)本設備為全自動控制生化處理設備,設備運行安全可靠,無需專業人員值守。其出水水質穩定,并達到回用水標準。
3)設備維護簡單,無污泥回流操作,安全方便,無異味,低噪音。城鎮污水處理設備簡介: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原理簡介:使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經該設備處理后達到用戶要求的排放標準。該設備主要用于居住小區 (含別墅小區)、賓館、醫院、綜合辦公樓和各類公共建筑的生活污水處理,經該設備處理的出水水質,達到國家排放標準。設備均可埋設于地下,故亦稱'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埋于地下時,上部覆上可用于綠化,廠區占地面積少,地面構筑物少。本公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采用國際先進的生物處理工藝,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具有技術性能穩定可靠,處理效果好,投資省,占地少,維護方便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