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醫院的污水處理系統
一、小型醫院的污水處理系統工藝介紹
小型醫院的污水處理系統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好氧生物膜法工藝,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及懸浮態生長于水中,因此它兼具活性污泥及生物濾池二者的特點。池內設置立體彈性填料和曝氣管路系統,并于曝氣管路系統上安裝微孔曝氣器。彈性填料由拉毛的PP材質的絲條和絞繩制成,呈圓形毛刷狀,比表面積大,能附著大量的微生物膜。該填料掛膜快,脫膜容易,運行時絲條對空氣泡能起到極好的切割作用,使大氣泡切割成小氣泡,可增加氣液接觸面積,促進氧的傳遞,從而提高處理效果。
二、小型醫院的污水處理系統工藝原理
小型醫院的污水處理系統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主要是對生活污水和與之相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的處理,采用一體化設計,占地少,運行費用低,配備全自動控制系統,操作維護方便。水質設計參數也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設計計算,按進水平均為:BOD 200mg/l計,出水BOD按20mg/l計,共有六部分組成:(1)初沉池;(2)接觸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裝置;此外,生物接觸氧化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率遠遠低于活性污泥所產生的污泥的含水量。(5)污泥池;(6)風機房組成。
(二)O級生化池
經過A級生化池的生化作用,有機物濃度大幅度降低,但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及較高的氨氮存在,為了使有機物得到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完全情況下,消化作用能順利進行,我們特設置有機負荷較低的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池,即O級生物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機負荷高,占地面積小,對沖擊負荷適應能力強,不易產生污泥膨脹,污泥生物量省,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不散發臭氣,操作管理方便等優點,而被廣泛地應用于各行各業,是處理有機廢水的一種有效方法。
在A級及O級生物池內設置立體彈性填料,其具有使用壽命長(不低于蜂窩填料),比表面積大(比蜂窩填料大),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剛性,回彈性能良好,所采用材質比水輕,能在水中均勻舒展,對氣泡作密集性多層次的切割,大大提高了溶解氧的傳遞補速率,減少風量,節約能耗。由于絲長材質經特殊配方,結構獨特,其在水中對微氣泡有吸附作用,填料載著生物膜在整個生物池中,始終保持立體空間的密度和均勻布置,使水、氣、生物膜充分接觸,提高了有機物去除率。
三、小型醫院的污水處理系統流程:
1、生化池采用全微孔防堵塞曝氣工藝,污水在生化池內不斷循環,充分地與生物膜相接觸,達到徹底降解有機物的作用。
2、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進入二沉池、設計停留時間1.5—2.5小時。結構為低擋板高出水設計,二沉池設計表面負荷為0.91.2m3/m2.d。出水槽設置齒形集水槽,其槽集水均勻,沉淀效果好。
3、集泥池:二沉池內的污泥進入污泥池,池內設置有污泥曝氣深度消化系統,上清液回流到缺氧池進水口端。消化后的污泥量及少,一般8—12個月清理一次,清理方式可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井伸入污泥池底部進行抽吸后外運即可
四、小型醫院的污水處理系統的特點:
1、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接觸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時間在6小時以上。
2、具有脫氮除磷能力,并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構造,達到處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3、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質輕、高強、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大,生物膜附著能力強,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高。
4、接觸氧化池內采用曝氣器進行鼓風曝氣,使纖維束不斷漂動,曝氣均勻,微生物生長成熟,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征。
5、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并易于處理。
6、潛水泵中可設于設備之中,減少工程投資。
7、設備可設于地面上,也可埋于地下。埋于地下時,上部覆上可用于綠化,廠區占地面積少,地面構筑物少。
8、易于完成自動控制,管理操作簡單。
9、設備可以連接在汽車上做成移動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